
发布时间:
2024-12-18 08:59
信息来源:
今日开鲁
分享到:
在开鲁镇杨秀峰村的开鲁县天意辣椒产销专业合作社,只见院里的一台机器很是“抢眼”,输送带上的辣椒被快速填到这台机器的“肚子”里,再出来的辣椒“拐把”就不见了。
机器旁边,一位中等身材、着装朴实的男同志正在忙碌着。见到记者,他热情地放下手里的活儿,骄傲地介绍起这台机器:这叫辣椒拐把切除机,是他和几个老伙计根据多年从事辣椒产业的实际经验,自己研发并申请了专利。普通工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只能剪辣椒拐把100多斤,而这台辣椒拐把分拣机一天能作业足足8吨。
通过交谈我们得知,他就是我县辣椒产业带头人、开鲁辣椒产销协会会长刘成祥。“研究这台机器费了很大的劲儿,前前后后花了几年的时间,经过好几次的改版、试验,也投入了不少钱。”刘成祥说。研究机器费钱费力又费时,为什么还坚持这么做呢?“我自己就种辣椒,早先种植辣椒全靠人工,太累人啊!现在种辣椒可比早先轻巧多了,种辣椒有辣椒移栽机器,收辣椒有专门打辣椒的机器,还有去拐把的机器,不夸张地说,一个人种50亩地辣椒不成问题。”
说起早些年种辣椒的事,今年61岁的刘成祥打开了话匣子。刘成祥回忆道:“记事儿起,村里就开始有人种辣椒了。”家庭联产承包制后,刘成祥的父亲把用火盆烘干、搓碎的辣椒装到面袋里,每次装上几小袋,赶着辆毛驴车拉到扎旗、霍林河,甚至赤峰的林东去卖,换回来火柴、蜡烛等许多时下的抢手货,刘成祥看着很是眼热。“1980年我就开始自己种辣椒了,种了6亩地,那时候也不懂移栽,直接就把辣椒籽撒到大田里,苗和草一起出,锄地的时候都分不清草和苗。原来种辣椒多累呀,蹲着爬着在地里一点一点地锄地,几亩地的辣椒,一家人一年到头都埋头在地里苦干。”说起最初种辣椒的经历,刘成祥这样说。
辣椒是种出来了,怎么卖,卖给谁?没有客商,只能自己去找、去碰。刘成祥带着自家种的辣椒去市场上卖,辣椒面、辣椒段、辣椒丝,什么好卖他把辣椒加工成什么。因为辣椒品种多、质量好,慢慢地,他积累了很多外地客户,有沈阳的、吉林的,还有黑龙江的。自家的辣椒不够卖,他就开始各家各户收购辣椒。在种植与售卖期间,刘成祥发现,辣椒品种非常重要。1986年,刘成祥前往河北省望都县学习考察,并引进了优质的辣椒种子,发放给周边几个镇村,带动农民种植红干椒,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。这一年,刘成祥拥有了一个新身份:辣椒产业经纪人。
20世纪90年代,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“科技兴农”战略,红干椒产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,品种趋于良种化,栽培趋于科学化,全县红干椒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。2000年,开鲁县第一个辣椒交易市场——杨秀峰村红干椒市场建成。为更好应对市场需求,2008年,刘成祥成立了集辣椒种植、收购、冷藏、初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开鲁县天意辣椒产销专业合作社,致力于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,这也是当时全县相对较早的合作社,合作社成员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23人,每年红干椒交易量达到2000吨。合作社于2015年取得了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证书,获得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,被评为全国绿色原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和内蒙古质量服务诚信AAA级单位,2016年申请注册了“顺天意”牌商标。
近年来,我县把红干椒产业确定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五大富民产业之一,为促进辣椒产业健康发展,投资2亿元建成占地600亩的红干椒特色农副产品交易中心,建设标准化冷库23家,引进扶持红干椒龙头加工企业15家,并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邹学校院士团队签约并授牌“院士团队创新工作站”,建立红干椒高产创业人才团队、抗病高产团队和红干椒博士工作站,自主研发种子品牌,示范推广应用微生物菌,攻克红干椒重茬连作病害,在全县12个镇场建立20余个试验示范基地,促进红干椒品质、效益双提升。
有专业市场、有标准化冷库、有科技支撑,刘成祥带领合作社的社员们发展红干椒产业的劲头更足了。2021年,刘成祥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鲁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。任职期间,刘成祥提交了《关于加强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的建议》等多个提案,为开鲁县辣椒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。
2022年6月,开鲁县辣椒产销协会成立,刘成祥被选为第一届协会会长。刘成祥介绍说:“现在开鲁县辣椒产销协会微信群有300多人,几乎涵盖了全县所有的辣椒种植大户、辣椒产业经纪人。有了这个协会,大家抱成一团,就能掌握开鲁县辣椒的定价权了。”
如今,我县红辣椒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、总产量30亿斤,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地理标志证明高标准产品“双认证”,“开鲁红干椒”公用品牌市场价值达20亿元,被评为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”“国家级出口红辣椒质量安全示范区”“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”,享有“中国红干椒之都”的美誉。
辣香飘过四十年。从普通的椒农到辣椒产业带头人,从研发机器再到辣椒产销协会会长,刘成祥感慨地说,没有党的好政策,没有党委、政府牵头,红干椒产业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。“我现在正在研究辣椒揪把机,效率已经能达到80%了,再改进改进,等达到95%的时候就能投产使用了,预计明年下半年能投产。”无论是研发机器还是发展辣椒产业,刘成祥都是信心满满。